0755-26858660

我国综合保税区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详情

      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综保区正从传统“保税仓库”向“开放型经济创新平台”转型,未来需进一步打破制度壁垒、推动业态创新,以更好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数量与覆盖范围扩大
       国务院及相关部门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如《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19年),推动综保区向研发设计、检测维修、跨境电商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选择性征收关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等政策落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目前全国综保区数量已超过160个,覆盖所有省(区、市),形成沿海与内陆协同发展的格局。综保区进出口额占全国外贸总额比重稳定在15%左右,每年贡献超6万亿元人民币的进出口值。

二、加工贸易仍是主导,但新兴业态占比快速提升
       加工贸易仍是主导,但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占比快速提升。传统加工制造例如电子、机械等加工贸易向智能制造升级,如苏州工业园区综保区的高端半导体产业。新兴业态例如跨境电商,综保区成为保税备货模式的核心载体。飞机发动机、医疗器械等全球维修业务试点扩大,如天津滨海新区综保区、上海张江综保区,享受保税研发政策红利。

三、区域表现上东部沿海引领创新、中西部差异化发展
       我国综合保税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且邻海省市,长三角、珠三角综保区依托港口和产业集群优势,率先探索“保税+”模式。例如深圳万千2017年为商务部前海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区提出“全球中心仓”模式,并得到海关总署全国推广,前海综保区依托“全球中心仓”模式整合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在疫情期间实现外贸逆市飘红。中西部节点城市依托“一带一路”发展特色产业,例如成都高新综保区聚焦电子信息全球维修;郑州新郑综保区打造“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电商枢纽;西安高新综保区推动中欧班列与保税物流结合。

四、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

       综保区的业务主要是和进出口国际贸易相关,受全球经贸形式变化、产业链转移、供应链分散布局等变化的影响也最为直接。中国早已不是刚加入WTO时代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世界加工工厂,两头在外型或一头在外型的加工贸易因主观或客观原因转移到了墨西哥、东南亚国家。综保区出口货量速度远远落后于区内保税仓储面积的供给速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原有服务传统大贸出口货物的物流业态发展潜力不足,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疲态。

        · 产业同质化竞争

       近年来随着内陆地区国际陆港枢纽建设,纷纷申建综保区,导致同一城市不同综合保税区以及不同城市相似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的综保区产业定位重叠,导致资源分散、同质化竞争。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综合保税区普遍面临定位不清、政策效应未能充分发挥,要素聚集能力不强,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等问题。

        · 新业态发展难以在短期内替代传统业务下滑的缺口

       近年来综保区出台政策积极推进跨境电商、保税维修、展示交易等保税+业态。但是从发展现状看,进口跨境电商零售平台市场集中度高,保税备货仓格局已定,国内主要跨境电商平台保税备货仓集中在杭州、上海、宁波、广州南沙等地综保区。而出口跨境电商平台的集货仓选址并非需要海关监管仓库,也并非需要设立在临港,近两年佛山新建高标仓的主力租户就是以Temu和Shein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保税研发、检测维修虽然附加值高,但无论对仓库面积的去化还是对综保区的物流量贡献均有限。

五、我国综保区下一步发展趋势
       深圳万千咨询认为,综合保税区作为与国外贸易规则接壤的区域,综保区存在的意义在于和国际接轨、境内关外,真正适合保税区的业务至少有一端在国外进行。通过发挥境内关外的通关便利、免税保税退税的特殊政策、开发开放的服务功能筛选出真正适合综保区的业务,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外贸、吸引外资、促进产业升级的开放功能平台,其地位和作用依然不可撼动。
       各地综保区所依托的区域外贸环境、外向型产业基础、交通设施节点不尽相同,需要准确评估优劣势、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聚焦资源精准定位,并非盲目照搬照抄,提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保税产业发展策略,甚至在申建之初客观评价本地区外贸市场潜力,选择适宜的保税业务发展空间,方能破解保税产业发展困局。

以深圳万千长期跟踪服务的深圳前海、盐田综保区发展实践为例,依托深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政策红利,深港联动,正加速从传统加工贸易、保税仓储向高端制造、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检测维修等多元方向发展。

        · 高端制造与全球供应链枢纽:深圳综保区吸引了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医疗器械、智能装备等高端制造企业入驻,形成“保税研发+保税制造”模式。企业利用综保区政策进行全球采购、保税加工、国际分拨,降低供应链成本。

        · 跨境电商与国际贸易:深圳综保区是全国跨境电商试点核心区,支持“1210保税备货”“9610直邮出口”等模式。前海综保区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如亚马逊、SHEIN、Temu)的重要枢纽,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千亿元。

        · 国际物流与多式联运:依托盐田港、深圳机场,综保区发展海运空运联动、国际中转集拼等。深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B型)支持航空快件、冷链物流,助力生鲜、医药等高附加值货物进出口,助力航空口岸经济的发展。

        · 检测维修与再制造:综保区允许全球检测维修业务,吸引苹果、华为、大疆等企业设立全球维修中心。推动绿色再制造,如电子设备、汽车零部件等循环利用。

0755-26858660